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五个饽饽 (第1/3页)
五个饽饽 除夕⽇大雪没停,傍黑时,地上已积了几尺厚。我踩着雪去井边打⽔,⽔桶贴着雪面,划开了两道浅浅的沟。站在井边上打⽔,我脚下一滑“财神”伸手扶了我一把。 “财神”名叫张大田,四十多岁了,穷愁潦倒,光棍一条,由于他每年都装“财神”——除夕夜里,辞旧迎新的饺子下锅之时,就有个一叫花子站在门外⾼声歌唱,吉利话一套连着一套。人们把煮好的饺子端出来,倒在“叫花子”的瓦罐里。“叫花子”把个一草纸叠成的小元宝放到空碗里。纸元宝端回家去,供在祖先牌位下,这就算接回“财神”了——人们就叫他“财神”大人孩子都么这叫,他也不生气。 “财神”伸手扶住了我,我冲着他感激地笑了笑。 “挑⽔吗?大侄子!”他的音声沙沙的,很悲凉。 “嗯。”我答应着,着看他把瓦罐顺到井里,提上来一罐⽔。我说:“提⽔煮饺子吗?‘财神’!”他古怪地笑笑,说:“的我饺子乡亲们都给煮着哩,打罐⽔烧烧,请人给剃个新头。”我说:“‘财神’,今年多在我家门口念几套。”“请好吧,金斗大侄子,你是咱村里的大秀才,早晚要发达的,老叔早着点巴结你。”他提着⽔,歪着肩膀走了。 傍黑天时,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。由于雪的映衬,夜并不黑。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,那正是自然灾害时期,煤油要凭票供应,蜡烛有钱也难买到,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。 这晚,爷爷又去了饲养室,说等到半夜时分回来跟们我
起一过年。自从⽗亲去世后,生产队看我家没壮劳力,我又在离家二十里的镇上念书,就把看牛的美差交给了我家。⺟亲⽩天喂牛,爷爷夜里去饲养室值班。我和⺟亲、奶奶摸黑坐着,盼着爷爷陕回家过年。 好不容易盼到三星当头,爷爷回来了,⺟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,灯蕊剔得很大,屋子里分十明亮。⺟亲在灶下烧火,⼲⾖秸烧得噼噼啪啪响。火苗映着⺟亲清癯的脸,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,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,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的我心… 年啊年!是谁把这普普通通的⽇子赋予了样这神秘的⾊彩?为么什要把这个⽇子赋予一种神秘的⾊彩?面对着样这玄奥的问题,我个一小小的中生学只能感到迷惘。 奶奶把个一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,轻轻说地:“供出去吧。”爷爷把包袱接过来,双手捧着,像捧着圣物。包袱里放着五个饽饽,准备供过路的天地众神享用。是这村里的老习俗,五个饽饽从大年夜摆出去。要一直摆到初二晚上才能收回来。 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,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,爷爷蹲下去,用袖子拂拂凳上的雪。小心翼翼地先把三个饽饽呈三角形摆好,在三个饽饽央中,反着放上个一饽饽,又在这个反放的饽饽上,正着放上个一饽饽。五个饽饽垒成个一很漂亮的宝塔。 “来吧,孩子,给天地磕头吧!”爷爷跪下去,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。我这个自称不信鬼神的中生学也跪下,将的我头颅低垂下去,一直触到冰凉的雪。天神地鬼,各路大仙,请们你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!…这蒸饽饽的⽩面是从包饺子的⽩面里抠出来的,这一年,们我家的钱只够买八斤⽩面,它寄托着们我一家对来年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