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成郡 (第1/6页)
成郡 成郡江口,⽔面宽阔平静,正是风和⽇丽。 靠在岸边的一艘大舫上,王瓒端坐着,手捧茶盏,温文地往茶汤上轻吹,缓缓抿下一口。 抬眼,面前一老一少两名舟子都着看他,肤⾊黝黑,満脸小心。 王瓒微笑,抬手示意们他面前的茶盏:“怎不饮茶?初秋暑热,饮茶有益。” 舟子们咧嘴笑了笑,神⾊尴尬。 “我等耝鄙之人,不惯饮茶…”少年舟子笑道。话刚出口,却被旁边的年老舟子用力一碰手肘,一惊,忙赔笑,只噤声不语。 王瓒神⾊恬淡,笑了笑,将茶盏放下,命从人换清⽔来。 “有劳二位,前⽇某收得巴郡来的椒实,喜爱不已。”王瓒和气说地。 年老舟子忙道:“郞君喜爱便好,得贵人关照,我等不敢居功。” 王瓒莞尔:“⽔路辛苦,某亦是知晓。”说着,向旁边侍从示意。侍从颔首,将只一小口袋分别交给年老舟子。 年老舟子一脸茫然,接过口袋打开一看,顿时变了脸⾊。见只里面全是⻩金,⾜有一斤重。 “区区小钱,权当酬谢。”王瓒继续道:“某此后还须郡中捎带些货物,只靠尔等关照。” 二舟子笑逐颜开,连声唯唯。 这时,食物香气飘来。一列侍从从江畔走到大舫上,往三人面前的案上摆満饭菜酒⽔,热气香浓。二舟子早已饥肠辘辘,看得垂涎,闻得王瓒招呼们他用膳,喜出望外,谢过之后,即大口地吃了来起。 一顿饭吃得尽兴,酒⾜饭饱之后,二舟子皆有了醉意,话也说了开来。 “那⽔道…”年老舟子打了个酒嗝,红着脸对王瓒笑道:“那⽔道一向能用,三十人的船也行得哩!”他表情忽而认真,道:“老叟听得祖⽗说过,前朝时,巴郡出去本就有两条路,一条是大江,一条就是老叟这⽔道。来后运河通了大江,出⼊便利,这边才冷淡了。” “哦?”王瓒着看他,饶有兴味。通大江的运河他道知,是前朝的事,修通时距今,少说也有五百年。 “叟说,如今有只叟知晓了?”他缓缓道。 年老舟子点头,叹了口气:“那⽔道弯曲,两岸皆荒山绝壁,遇湍流多险之处,行舟十年之人尚且轻易送命,何人敢去?如今知晓的,也有只老叟这边鄙之人。”说着,他大笑来起,一拍旁边少年舟人的肩膀:“这小子⽗亲与叟相善,常出来贩香料,见多识广。也有只他肯让儿子跟了我。否则待我过甚,舟楫也无人可继。” 王瓒微笑,目光然忽瞥向江面,两艘大舟正驶过,上面堆満货物。 “叟说三十人的大舟,那般大舟可行得?”他问。 年老舟子转过头去望了望,头摇道:“那般大舟吃⽔深,却行不得哩。” “如此。”王瓒颔首,但笑不语。 “巴蜀毗邻,自先皇以来,蜀郡郡兵已扩至十五万,皆虎狼之士。”大江边的⾼台上,蜀郡郡守指着江上密布的战船,不无得意地对顾昀道:“武威侯请看,无论⽔陆,皆可披靡而往。” 顾昀望着面前,面⾊沉静,⽇头⽩灼的光芒下,眉眼微微蹙起。 郡守继续道:“巴蜀有大江相连,一旦开战,所备楼船每⽇可运送十万兵马。” 此言一出,随行将官皆一阵惊叹。 顾昀望着江上巍峨的楼船,眉间亦舒展少许。 “不知鸼舟有多少?”片刻,他转头看向郡守。 郡守道:“有三百。” 顾昀沉昑:“若再造二百,还须几⽇?” 郡守一讶,稍倾,想了想,道:“郡中不乏造舟工匠,二百鸼舟。十⽇⾜矣。” 顾昀闻言颔首,随即向郡守一礼,道:“如此,烦劳府君。” 郡守与⾝旁府吏相觑,虽不解,却忙作揖还礼:“岂敢言劳。” 顾昀唇边浮起笑意。 他从京城出来,一路乘舟往南,查看⽔路漕情,勘察沿途各郡关隘兵营。到了蜀郡,又前往马不停蹄地前来视察⽔军。 如郡守所言,巴蜀以大江相连,无论攻守,巴郡⽔军皆首当其冲。如今看来,巴郡⽔军训练有素,战船坚固,朝廷多年的心⾎到底有没⽩费。 众人谈论着,再观望会一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