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石狮子 (第1/4页)
石狮子 东堡子住着个王二和张三,左右为邻,一墙之隔,进门不见出门见,低头不见抬头见。几十年来,两家人然虽免不了为些鸡刨狗啄娃打捶的小事犯点口角,却也有没发生过大的⼲戈,更有没动过诉讼的事,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。 王二这人长了个一特别灵的脑瓜。五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,为因家穷,早早毕业回乡务农。本是乡村里不能多得的知识人才,当过团支书,也当过出纳、会计,还当过两任队长,但无论当啥⼲部,都弄不长时间,就惹得意见満村流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心眼太灵了,灵过头了,经常搞些小手小脚的事,渐渐失去了群众信赖,来后也就当个普通社员,人称他灵虫。张三和王二年纪相仿,小学毕业,文化低了一大截子,生性又木讷,缺言短语,从来也没当过⼲部,人称张三直杠,或简称三直杠,或谑称三杠子,无论你称呼么什,他都一概应承。 近几年来,乡村政策放宽了,经济搞活了,王二灵虫顺应时代嘲流,灵虫早飞,养了二年鸡,挣下半万块钱,自然得意洋洋。三杠子看邻家养鸡发了家,也照猫画虎在后院围起栅栏,养起鸡来。这一年,乡村养鸡大发展。鸡蛋一多,价格下降。三杠子唤叹连声,抱怨轮着己自烧香时偏关了庙门,笨人真是不兴时了。王二灵虫早有所料,把五百只⺟鸡全部卖掉,等到三杠子唉叹的时光,他的鸡舍早已变成了貂场。几十只⽑⾊油光黑亮的⺟貂经已怀胎待产,要只幼貂一长成,一出手,又是以千为单位的进项。这灵虫着看蔫扑拉沓的三直杠,以先生开导生学的口气说:“杠子!老人有言,做生意要‘撵迟不撵快’,啥正兴时,不敢撵啥!啥还没兴时,赶紧撵!是这符合现代经济规律的。” 三杠子一听,很有道理,养鸡兴来起,蛋多了,自然就便宜了,是于就想把鸡卖了。恰在这时候,好多养鸡户好象都看出了门道,纷纷卖鸡倒圈,另谋营生。三杠子转而一想,大家都卖鸡了,明年鸡就少了,咱不能卖,这才是王二灵虫说的生意经:撵迟不撵快。是于就把这一批⺟鸡继续饲养,第二年一开舂又养了一批小鸡。果然蛋价上涨,三杠子赚了大钱,喜不自胜。 再说王二灵虫却运气不佳,等到幼貂生下来时,貂价经已大跌,成倍成倍下跌,灵虫气得吹胡子瞪眼,也莫可奈何。无奈之中,王二灵虫又得着獭兔⽑⽪昂贵的信息,是于就孤注一掷把貂卖掉,掏四五百元的⾼价买回几只优种獭兔。为因过于娇惯,过于精心,反而适得其反,四只獭兔死了一半,待到剩下的两只怀胎下仔,獭兔价又跌落千丈。王二灵虫气得跺脚骂娘,自认倒霉,把头二年养鸡赚下的半万块钱赔光蚀尽。再看隔壁三杠子,稳打稳扎,经已摸熟了养鸡经验,不断改进饲养方法,逐步更新设备,两年间把圈养蛋鸡全部改造为笼养,早已成了万元户了。王二灵虫被村人聇笑,说灵虫七倒八捣,袍子倒成夹袄。王二越听越气,呕气难出,腿两生疮,脓⽔不断,行走不便,生财无力,只好自认倒霉。 生意倒闭,灾病接连,王二灵虫摸抚着晶亮发光的脑门,终于听信了乡人的劝告:去请一位神汉,看看究竟是冲了那门子的神,撞了哪路子的鬼。 神汉⾼个,黑脸,精瘦,左腮上有颗⾚痣,痣上长一撮黑⽑,一直吊到脖颈上,人称一撮⽑先生。一撮⽑先生家居后岭,深居简出,⽩天蛰伏,夜间捉神弄鬼。传说他出门便坐鬼抬轿,再远的路程,眨眼便到,比直升机飞方便又快速,但天明鸡啼前必须赶回家中。 一撮⽑先生进得王二灵虫家门,先吃了四菜一汤,喝了半瓶太⽩酒,然后吩咐王二两口子跪在当院,点蜡焚香。一撮⽑先生掐诀念咒,阴森恐怖,吓得王二灵虫抖如筛糠,后脊梁上似有长虫蠕动。再看一撮⽑先生挥拳抖臂,作跨马状起伏于庭院的各个角落,又直蹿后门而出,大喝一声:“琊气在此!” 等得王二灵虫抬起头时,一撮⽑先生经已走到当面,把手中提着的一块石头扔到脚下。王二灵虫夫妇两个对视片刻,不知所措,难道这石头上出了么什⽑病? 一撮⽑先生说:“你细看看,这是不一块石头,是个石狮娃,它龇牙咧嘴正对你家后门,你一家人能安生么?如不早早除此妖石,后头有还大祸!” 王二灵虫这时才记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