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章爷爷礽礽 (第2/2页)
上台,将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了重点,我当时上班的机械厂,本来已改革得起码扭亏为盈了,同样是再一次进入了改革中。 职工上万的大工厂,光地皮就值好几亿,本着当时“靓女先嫁”的政策,仅以几千万的价格,卖给了一个香港商人。 工厂直接转为了私营,随后便是大面积的下岗,年轻工人大多保住了饭碗,下岗的主要是40,50,其实是越有家有业的越要下岗。 没家没业没媳妇的愣小伙子,工作没了找媳妇更难了,上街打砸抢烧的事干不出来,回工厂打砸的事很可能干的出来。 有家有业的下岗后再不容易,可想想家里的老婆,孩子,也只能是老老实实地想办法挣钱养家。工厂转为了私营,目的是经营得更好,可之后没两年的时间,就被港商老板又卖了,再之后连工厂都拆了,整个工厂区开始了全面动迁。 一座座高档小区迅速建了起来,大伙好还都没适应过来,工厂区似乎是一夜间变成了豪华居民区,同时大伙心里也都很迷糊,工厂都没了全都失业了,盖了这么多楼谁买得起呢。咱写的是小说,也要符合实情。 新千年交替间的那场下岗大潮,全国范围的下岗工人,多达六千万之众,平均下来每个大城市都有百万之众,距离现在并没有多遥远,年纪稍大的都亲身经历过,没经历过的听别人也讲过。 当时我作为年轻工人并没有下岗,我师傅钱大拿作为一个八级“大工匠”还不到五十岁却下了岗。 老头真是把工厂看到比家还重,但实在没法像小品将军黄宏在小品里说的“咱工人要为国家想,我不下岗谁下岗”因为上边两位老人下边两个孩子,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。 当时我去家里看师傅,老头在我面前哭得泪一把鼻涕一把的,却是劝着我别赌气在工厂好好干。 我从师傅家里出来了之后,碰上了几个老爹也下岗的愣头青,心里都憋屈拉着我去喝酒,哥几个喝了酒一赌气,趁黑天去砸了港商老板的车。 虽然我没被抓到,可这种行为在当时来说,不枪毙也够无期了,当时厂区整个乱了出现了很多黑恶势力,之后没多久连厂子都没了,我也只好混起了黑社会。***我这个天生心大,回忆着当年是怎么进的黑社会,想着想着便睡着了。 第二天上午起床后,去修车厂取了修好车灯的大奔,开着从前女友家里借来的大奔,去找了另个前女友的的老妈史玉萍。 我这位跳芭蕾舞出身的前准岳母,见到我心里清楚我是为什么来找她的,没说话直接上了大奔,跟着我来到了另一个区的一座公园,我的前准岳母史玉萍,唉,都给人家闺女分手了,还是称呼她的名字吧。 找了片没人的草地,面对面坐到了草地上,有些尴尬地冲我笑了笑,递给了我一瓶饮料后说:“你别着急,更别生气,先喝口水,完事儿听我慢慢跟你说。” 我所谓地点头笑了笑,史玉萍叹了口气说:“你以前也在咱厂上班,有个姓王的技术人,大伙都叫他王技术,你还记得吧!”我想了想很不解地说:“记得啊…好像是三车间的吧?咱厂子要卖之前,他不是上法院就是上访。之后被送神精病院了,出来后真疯了,没多久就死了。”“唉,对,就是你说的这个王技术!” 史玉萍连声叹了几口气,显得很忧伤地说:“卖梭鱼卷饼的那个王婷,就是这个王技术的闺女,她爸死了之后,她妈跟着别的男人走了,那时候她才十三,四岁,她爷爷,她奶奶,把她接回了农村老家…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